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關於工作這件事 by Tasha

或許有很多人,跟我有點像,小時候到大,一路聽著身邊大人說:「乖乖念書,讀好書才能考上好高中、好大學」,於是一晃眼也把當初別人口中的該念好的書念完了?但是,然後呢?除了像是醫學、工程、會計、法律等職業取向比較明顯的科系外,就讀人文社會科學科系的學生,若是在求學階段,沒有想過就業的問題,只要一畢業,就好像突然從一個完全強調求取知識美好、理型先於存在的泡泡世界中墜落地面。你彷彿突然發現,原來我在學校所學的,除非繼續待在學術界,在職場上似乎沒有我可以馬上發揮的地方。或許這部分該怪罪於我們對於士大夫文化難以拋棄的執念,傾向將考試的成績等同於知識的求取,卻從未想過,身為一個人,又該如何在現在的資本社會上,取得人格不受貶抑而可以勞力或智力供應所需的一個勞動身份?

工作每天佔去我們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長期累積下來,就是大半的人生,也是無論如何我們都得正視的課題。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在《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一書中,引用了以需求理論聞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非正常的現象,而是一種罕見並且困難的心理成就。」工作本身,有點像是個試煉場,你會在不斷的比劃與練習中,發現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招式,而若是你擅長的招式能為所服務的公司帶來價值,那麼恭喜你,至少你在職場的能見度會比較高;至於在職場上發現自己其實不是習武之才,應該棄戎從筆,也恭喜你,知道自己會什麼且想要什麼,要比有人告訴你適合什麼要幸福得多。但是,該如何知道自己適合或想要什麼?在此引用艾倫‧狄波頓在人生學校系列的《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中提供的建議如下:
1. 職涯壯遊:盡量去嘗試,把職涯當作旅程,去看、去學、去體驗

2. 分枝方案:以最低成本的方式向他人請益,例如去打工、去實習,以實際的操作換取失敗成本最小的經驗值

3. 向人請益:向有興趣領域的工作者請教,可以在不親自涉入的狀況下得到第一手資訊

在職涯的旅途裡,如果能學習自助旅行的方法一樣,先設定好遠程的最終目標再往回推,或許能幫助你把中間的過繼站都標出來,你也才知道需要做些什麼、準備什麼,才能最終到達你的目的地。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面試這回事之三 by Tasha

若說面試如同相親,那麼除了是否能看對眼外,對坐的兩人(或多人),最想了解對面那位的心聲是:「我們能合得來嗎?」、「他/她是適合我的人嗎?」所謂的合得來,講白話一點,就是求職者的能力、價值觀以及對於工作的認知,是否符合工作的要求以及面試者的期待?

能通過履歷篩選的求職者,基本上能力都跨過了職缺的基本門檻,但面試者更想知道的是,除了你說過你做過的事之外,你能馬上替這份工作帶來什麼價值?畢竟,公司聘你來的第一天就得付你薪水,如果能有馬上可派上用場的能力,絕對是公司求之不得的事。

面試者提問,通常用意不在於獲得正確的答案,而是要測試求職者的反應與應對能力,如何凸顯過往的經驗,或是面對比較具有人格特質挑戰性的問題,反而是求職者是否能脫穎而出的關鍵。

今天來談談面試最常被問到的幾種類型的問題:

1. 是否充分認識自己:這類型問題通常會聚焦求職者對於自己的敘述,但可能會包裝成客觀的樣子,例如:「你的朋友都如何形容你?」、「你覺得你適合當xxx(職務名)的特質是?」、「你的優點/缺點是?」

2. 是否充分了解職務內容與職務相應的狀況:面試者當然希望求職者是在充分準備下,無論是資料蒐集或是心理素質上,求職者應該做好功課,若是需要多一點訊息,也可以向面試者發問,切記不懂裝懂。這類型問題通常會是:「這份工作需要面對很多的拒絕,可否舉幾個你之前如何面對失敗的例子?」、「可否請你舉出一個你前一份工作最得意的事情?」、「請說一下你對這份工作的了解」、「請說一下你預期這份工作會碰到的困難是,你如何解決?」、「我看你之前的經歷都在xxx產業,怎麼會想要到這個產業?」

3. 求職者能否與他人合作:這類問題是要測試求職者是否願意或是樂於與他人合作(反話是:公司不要會扯後腿的人),這類問題例如:「請說明一下你之前在xxx專案/xxx社團擔任什麼角色?你的貢獻是?」、「請舉例說明你如何解決衝突?」、「請說明你預期可以在這個團隊扮演什麼角色?」

在此提供一篇Linkedin文章的連結供各位參考,「九件面試者應該告訴求職者卻沒說的事」


面試其實就跟課堂報告一樣,事前好好準備與模擬可能會有的狀況,面試當天,試著在台上展現最自信、最亮眼的自己。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面試這回事之二 by Tasha

在通過較大、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或組別之間競爭的團體面試後,恭喜你!又進入了下個階段,也就是只有少數人或是只有你自己的個別面試。

回憶起個別面試經驗,有中小企業老闆一對一的面試經驗,也有與另一位求職者一同接受兩位業務主管的面試經驗。面試官的風格各異,有公司創辦人回顧自己的創業過程或是企業理念,也有業務主管出隨機應變題,測試求職者的臨場反應能力;然而,無論是團體或是個別面試,無論面試官是總經理還是中階主管,他們的目的都很一致,就是替公司找到合適的人,也替自己找可以合作的夥伴。就像是從小到大,學校運動會會有的趣味競賽一樣,拔河、兩人三腳、蜈蚣競走或是運球接力,都不是要比賽誰腳最長、跑最快或是跑最遠,而是哪一隊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協調自己的隊友,一起完成一項共同的任務。其實,趣味競賽的設計,在先天上就有點反直覺,像是多股互斥力量的拉扯,如與隊友綑綁在一起的腳踝、無法跳過可能能力不及其他隊友的接力賽,在競賽的當下,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只要有任何人落後都會拖累其他人,只要有任何人受傷,其他人也無法前進。因此,如何找出隊內的最佳頻率、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成任務,要比有任何一個人強出頭要重要多了。

在職場也是如此,一個公司的組成可能有研發、業務、行銷與後勤部門,每個部門都是完整銷售過程的一環,如何各司其職、合作卻不互相牽制,一起完成組織目標,才是公司領導者最念茲在茲的事。

求職者是否具有團隊合作能力,或許可以從求職者的社團經驗判斷,例如是否擔任過社團幹部或是參與團體運動像是系隊或是校隊之類。在此同時,面試官也想知道,求職者除了過往的經歷之外,對於職涯的想像或是對於自己技能的了解,是否符合面試職位的要求?對於自己的了解,絕對是面試的最基礎,唯有了解自己的長處、劣勢以及最在意的事,才有機會將長處轉為賣點,並將自己的劣勢的負面色彩淡化,贏得面試官的青睞。好比在在學成績不是很好的求職者,可能可以強調自己在社團或是校外活動的參與,淡化在學成績的負面印象;或是內向的求職者,雖然沒有擔任過領導者的角色,也可以強調自己在統合團隊工作與協調的能力。請切記,面試官並非要尋找全才的求職者,而是有你公司會更好的工作夥伴。

Linkedln 創辦人訪談影片


1.勇於承擔風險 但要分清楚是哪一種風險

2.想得更遠一些 例如三五年之後自己想要成為怎樣

3.跟一些重要的人物對話前可以先做功課 了解對方可能有興趣的談話

4. 你最常花時間在一起的五個人 對你的影響巨大

5.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該怎樣有一場好的面試by sunwei


算算我工作剛滿五年 面試了許多人 也被許多人面試過 我相信接下來的人生中也還會有面試 所以這篇文章 我想寫了提醒我自己 也分享給你們

我想反寫這篇文章 先談結果這件事 當然大家都會希望成功地拿到這個工作 但是有的時候面試真的是一種感覺 有些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回答出完美的答案了 你還是被拒了 而背後真正的原因你也可能根本不會知道 所以給自己一個完美的準備 然後結果就淡然一些吧!

面試到達時間
建議大家前十分鐘到前十五分鐘到 太早到有時候你的面試官還在忙他日常的工作呢 ! 我還記得一個奇特的案例 提早一個小時到 然後生氣我們不開始面試 你說這樣的求職者 誰想要錄取呢?

面試衣著
我覺得可以了解在那家公司工作的人 平時穿哪樣類型的衣服 只要比該類型再正式一些 我想就沒有問題了!

面試當下
我想基本的一些問題 大家應該都了解( 我可以再開一篇是面試常見的經典問題 然後來說一下思路)我這裡談的是態度 給自己信心吧!對方一定也會覺得對你有一定的興趣 才會找你進行面試的!另外要記住的大原則就是 這是一個雙向的了解 請準備好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 讓對方繼續問問題 成為一種對話!

面試結束
我會建議大家如果真的很想要的工作 不妨寫一個感謝函吧~雖然我目前為止並沒有因為感謝函改變我的面試結果 但也許有些面試官是喜歡面試感謝函的!




如何做好面試前的準備by Sunwei



我們在上上篇文章的時候 我們提到說要來講述一下面試準備 首先我想說 我不建議大家送太多家公司的履歷 這感覺就很像追女生的時候亂鎗打鳥~你要想的事情是 客製化!你試想一下 你今天是公司 也希望找到對公司業務了解的員工!

那什麼叫做對公司的業務了解呢? 我們可以分成兩個層面去談 一個是對公司業務的本身 另一個是對於這職位的要求

關於這家公司 首先可以去網路搜尋一下是否有該公司相關的新聞 或是該公司主要競爭對手的新聞 這家公司主要獲利的模式是什麼? 遇到主要的挑戰又是什麼呢?

另外你面試的這個職位 主要負責的是哪一個部分 是不是該公司的核心部門 ? 如果有學長姐任職該公司 是不是可以先去打聽一些內幕消息呢?

還有一定要準備好要問的問題 因為這會是面試者也會看重的一點 是不是對公司做過功課?也可以想成 對於面試官的一種了解  如果面試官對於回答你的問題也不專業 也不認真 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是否真的要加入這家公司呢?

當然要提醒大家 要好好的睡好 不要過度的緊張 就是給自己最好的準備啦

大學該選什麼課(2) by sunwei


以下建議大家選的課  大概沒看過其他人建議 是我自己的體悟

體育課
我在大學的時候 一路上到體育七 除了必選的體適能 我覺得大學很重要的一點 是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運動 我記得當初我在大學選修了 現代舞 , 讓從小是看更多古典表演的我 開了一個眼界 而且這門課需要跟同學合作 可以看到每個人對身體表現的方式是非常不同的!我還上過高爾夫球 網球 羽毛球 太極劍 結果我現在的最愛竟然是大學沒嘗試過的Yoga 早些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運動 也是一件好事情呢!

第二外語課
我當初修的第二外語是西班牙文  我不得不說 大家選一種語言一定三思 因為我除了去年去西班牙旅行有用到之外 真的是很難有很強的動力 反倒是我才剛開始的日文 現在天天練習 也在兩年內去日本旅行四次 多一種語言 多一種機會 !

通識類:

醫療與保健
我覺得在年輕的時候 就要對身體保健的議題多所關注!因為身體是一切的根源!

文學類
我會覺得文學就像是種子 也許當初不是能完全地理解 但是我認為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 也許就在哪一天 在你的人生 開出美麗的花朵呀!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大學該選一些什麼課呢?by sunwei


今天剛好跟朋友聊起了 這一個部落個要寫一些什麼主題 正好我接下來會有將近三個禮拜的假期 加上今天一共四個星期 所以除了已經答應大家要寫的面試之外 我也會分享有關於大學的選課問題

在討論這個大哉問之前 我們要先明確一件事情?你接下來會不會需要出國唸書 如果需要出國唸書 你的GPA是否最好能高於3.5 至於是不是需要為了完美的4.0而努力 我們就見仁見智嚕!

我記得以前大學的時候 曾經看過標題類似張忠謀教你選的十堂課 其中有一些建議我覺得還是十分的受用:

哲學
我覺得大學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就是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而哲學呢?就是探索問題本源的課 .我覺得人生就是不斷地在做選擇 早一點確定知道自己對每件事情的看法或是排序 我覺得對未來的人生會很有幫助的

經濟學
我覺得去修經濟學 可以幫助大家看懂報紙的邏輯 (至少可以不要被一些奇怪的推論誤導了)如果有興趣的話 也可以學更進階的個體經濟學 或是整體經濟學 另外請選擇跟不同系所的同學修課 這樣能夠激盪不同的思維

會計學
這可以幫助大家可以看懂簡單的財務報表 我認為也是必須習得的技能

另外還有一些是個人的興趣探討的課 我們下一篇文章可以來討論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送出履歷表之後? by Tasha

繼上週的履歷表文章,本週來談談,送出履歷表之後又該怎麼準備自己的下一步?

接到邀請面試電話/訊息:
履歷表送出之後,接到邀請面試的電話或訊息,就等於通過了最基本的門檻。接到電話時,記得要向面對面說話一般,保持語調有精神且講話速度不過快或過慢,讓電話另一端的人留下好印象。即便是訊息,也以簡短文字禮貌回覆可面試的時間,面試前也應再三確認時間與地點,預留交通與熟悉環境的時間,不要讓自己在慌張的情況下現身在面試會場。

面試類型:電話﹑團體或個別面試?
上一篇文章中,Sunwei已提到電話面試的一些小技巧與注意事項。的確,電話面試是某些公司,特別是大企業,為了篩選求職者的第一關。電話中的進退得宜,某方面來說也代表求職者的職場表現一部份,如果求職者無法讓面試者願意在電話中多聊幾分鐘,那麼又要如何一起工作呢?

至於團體面試,可能會讓許多求職者格外緊張,想像著自己是「名模生死鬥」裡的參賽者,被一群又正、腿又長、又拍過無數雜誌封面照的競爭者環伺,彷彿好像只要自己走錯一步,就會被Tyra Banks請出門。團體面試的場合中,大家心裡搬演起內心戲的激烈程度,應該是與實境節目不相上下。面對團體面試的心態又該是什麼呢?或許,我們該從為何雇主要進行團體面試的原因出發,並了解他們又想要達成什麼目的?

雇主想要進行團體面試,不外乎是想了解:1. 求職者是否能在團體競爭中凸顯自己的特色? 2. 求職者在團隊的情境下,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3. 求職者具備組織裡需要的特質?

記得當初參加某公司面試時,除了基本題的英文自我介紹外,該公司將所有的面試者分成幾個小組,出了一道題目:X公司需要在某個區域建設研發中心、員工宿舍和學習中心,另外列出每蓋一公分鐵路、道路及建築所需的花費,並給每一組一樣多的預算,要每個小組在一張大白報紙上,畫出最適宜蓋上述建築的地點。在討論過程中,公司的人資便會到各組去觀察,看看組內成員是怎麼討論與合作,誰是提出點子的人?誰是負責畫圖的人?誰是負責給予回饋的人?誰是會注意時間的人?誰是會總結大家結論的人?以上幾種人其實並無好壞之別,因為每種類型的人都能為組織帶來貢獻,重點在於該公司需要的職務類型是否能跟大家在類似角色扮演遊戲中的角色性質相匹配。

有人說,找工作其實也跟找另一半有點像,往往要找的不是最帥、最美或最有錢的,而是找可以一起生活、一起完成夢想的人。但結婚對象可能不能常換,工作卻是可能有較大變動,無論是換工作內容或是換公司都有可能。因此,我比較傾向將找工作比喻為找一起自助旅行的旅伴,你們可以個性不同或是擅長的事情不同,有人擅長規劃行程、有人擅長控制預算都好,但最重要的是,你要保證你的旅伴是要跟你前往一樣的目的地才行,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在此,也要提醒初入社會的求職者,不用因為自己剛出社會就覺得好像什麼都不會,無法獲得面試者的青睞。對於初出茅廬的求職者而言,最佔優勢的就是可塑性和潛力,沒有沾染組織的習氣,或許更有餘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也說不定。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如何有一個好表現的電話面試?By sunwei


因為面試這一個主題 我們會講得比較仔細 所以本週就專門只談電話面試!

遙想大學電話面試的經驗 剛好都是英文面試 所以就比一般的面試更加的緊張 現在真的很常電話面試別人 有以下幾個小tips可以跟大家分享

1. 請找一個安靜好收訊好的地方
    這真的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但我非常的意外 有很多我約電話面試的候選人 在我電話打過去的時候 竟然在收訊非常不好的地方 還要求我十分鐘之後打給他 . 試想一下 你今天是面試官 如果有其他候選人可以選擇的時候 你會怎樣想呢?

2. 請記得面試是一個對話的過程
    電話跟面對面的面試是一樣的 在面試的過程中互動是很重要的 請準備好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 讓對方有機會問你問題 , 跟大家分享有一位應徵者 我請他自我介紹 他一講就是十分鐘 中間他因為太專注于自己的對話 他問我問題確沒有在聽我的答案 他今天面試的工作 需要常聽客戶的意見 我會在當下的互動 去思考他這樣的特質是不是真的適合這份工作

3.語言的流利度
   這真的是長期不斷的積累 , 如果聽不清楚 是可以要求面試的人講慢一點 講英文可以多用口語的句子 聽起來也會比較流暢 ! 平常多練習 真的會有助於自己的信心 有信心的話 也比較不會緊張

下一周可以跟大家聊聊 面試前的準備 要怎樣才算是準備呢? 我們下週見!